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张义强网易博客

KVB昆仑国际全球销售冠军

 
 
 

日志

 
 
关于我

专注知名财经评论、财经专栏、财经自媒体,CCTV证券资讯频道特约评论员,《新华社》外汇纵横特约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生。

从中国老板学看MBA的五大缺陷~!  

2005-10-19 16:36:5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国的MBA教育,就是由不合格的加工者、使用错误的方式、加工着不合格的原材料。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MBA)是不可能合格的。”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张民提起国内MBA教育时如是说。<?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张维迎说:“商学院从来不培养企业家,而是培养职业经理人。企业家是无法培养出来的,这里有很多先天的素质。商学院显然无法把缺少天生素质的人培养成企业家。”

阿里巴巴网站CEO马云:今天作为一个企业家,我发现MBA从教育体系上应进行大量的改革!三年来,我们用了很多MBA,包括哈佛、斯坦福和国内的,但95%都不太好!

甚至有人尖刻地讽刺当前中国MBA教育是一盆糨糊兑一盆糨糊,出来两盆糨糊!

MBA到底怎么了?昔日商界的VIP入场券,童话世界中让青蛙成为王子的魔咒——MBA到底怎么了?

MBA,全称是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近百年来风靡全球的热门实用学科。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后,MBA从开始时的点点星火,今天已燃成遍布欧美的燎原之势,并且蔓延到了中国。

1991年起,中国9所高校开始正式招收MBA新生,因其神圣的欧美背景和独特的教学理念,引起了中国以中型企业老板为代表的的经营管理层以及高校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向往,连篇累牍的新闻炒作更是将MBA罩上神秘的面纱。仿佛在一夜之间,报考者趋之若骛,报考人数逐年递升,到2002年全国报考人数达到顶峰。

但是,就在中国的MBA院校准备跻身亚太区前列时,准备攻读国内MBA学位的考生却越来越少。据《人民网》摘《新闻晚报》报道,2002年,全国MBA实际报考人数为39550人,2003年为35481人,2004年为27721人,2005年估计报考人数将下降20%,约为20926人左右。

在短短的几年间,是什么原因让MBA失却了神秘与辉煌?参照中国老板学说理论,结合近年来MBA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研究表明,MBA在中国逐渐显露出了五大缺陷。

这五大缺陷的揭示,只是一家之言,谨供将MBA奉若神明的各类老板们参考与比照。

一、MBA

MBA国际化的培养模式,纵然培养了学员的国际化视野和思考方式、操作方式,但却有些水土不服,不切合中国最大多数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状。

而且哈佛式的案例教育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育模式,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哈佛式的许多案例并不能解释许多国内的具体经济问题,造成许多MBA学生在学了很多案例后并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实际。

2、与中国的本土民营企业不匹配。

崇洋是现在MBA教育的最大特色!现在培养的MBA即使想到民营企业作为一番,但也是眼高手低,叹谓民营企业不适合MBA,其实是他们接受的教育理念和培训方式一开始就出了“错”——就是没结合中国的本土企业,无论国企还是民企,真正需要的是“懂”自己的MBA,而不是纯粹移植国际化管理经验和模式的MBA。

正因为中国的MBA教育唯国外名校的教材是举,唯国际大公司的案例是举,这样培养出来的MBA一旦在本土企业实践,就常常错位。

二、师资力量缺乏实践经验。

在师资方面我国目前的MBA本土教授大多为学院式的专家,他们对西方经济的理论性研究都颇有造诣,但鲜有那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国外MBA教师类型,而MBA教育恰恰是一种与实际有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它注重实际可操作性,注重各方面技能的训练,而知识的灌输教育并不是MBA教育的重点,而国内的MBA教师恰恰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三、生源缺乏实际管理能力。

从生源方面看,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目前没有很好的MBA招生方法,只能采取统一考试录取的方法。由于目前不得已的MBA入学考试方法,造成了我国MBA年龄偏低,缺乏实际管理能力,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而国外MBA的生源大多是一些具备一定实际管理经验的人员,其

四、MBA对自身认识上的偏差。

现在有这么一种趋势,有些媒体或书刊有意无意把MBA和职业企业家划等号,或者把MBA视为出产企业家的摇篮。企业界也存在这样的误区:眼睛盯上MBA,高级管理职位非MBA莫属。这一切容易给人带来幻觉:读MBA就可以成为管理精英,读MBA是成为管理精英的必由之路。清醒的MBA都明白:读MBA只不过是为成为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要想成为真正的企业家,前面的路依然漫长。

MBA教育培养的学员对就业的心理期望值过高,因为投入了巨额学费,都想尽快收回成本,打造“金身”。事实上,中国适合MBA的就业单位,也就分布在沿海发达城市或省会中心城市的外资或有国际化背景的公司里,虽然需求不小,但毕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真正有需求的广大民营企业他们不愿低就,反过来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对他们的务实能力也表示怀疑,不愿出高价聘请。因此,投入与产出之间产生的巨大差异让报考MBA的学员顾虑重重。

总之,中国的MBA教育还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道路,相应地中国的老板、准老板们的教育培训体系,也要符合中国国情,切实有效地为中国老板服务。

  评论这张
 
阅读(36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